教师论文
“核心素养”点燃的教育思考——张慧民
日期:2018-05-04 责编:34中管理员
 张慧民
“核心素养”无疑是当今教育领域提到高频词,各位专家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等多个角度对我们进行了理念上的拔高,行动上的提升。我最关心的,最期待研究的是,为了能促进学生的“三、六、18”条核心素养能更好的发展,我们作为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带着问题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报告,查阅了各方文献观点,我自身从理论理念的学习、研究方法的借鉴、教育教学的感受、行动实践的提升,有以下几点感悟与行动想法:
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有学者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已经蕴涵了学习主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不能仅仅认为核心素养是内容的改变。
核心素养要落实,它的落脚点是学科,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的,但每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说本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做出贡献就是学科素养。在核心素养牵引下的“学科素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强调学科素养。而不同学科群聚焦的学科素养侧重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个人认为:
在文化基础层面,人文类学科更侧重人文底蕴,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理工类学科更侧重科学精神,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但所有学科都应培养学习“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以知识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生活;能够责任担当,进行实践创新。
二、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教师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要在很长时间的教育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多的教育事件,然后在一个孩子身上积淀下来的、持久发生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在这些教育事件中,最常陪伴学生的就是各位学科教师。虽然现在学生发展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已有结论,但为能助力学生具备这些素养,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教师应具备什么素养才能跟上学生发展的步伐,甚至去引导他们?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学者钟启泉说: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这就说明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我们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并确保学生有真实的机会去运用和证明他们对核心素养的掌握。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说道:“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在知识都忘掉的情况下,保有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教师就不只唯分数论,需要改变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并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我个人认为,在此大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有:
1.专业素养。以广博的专业涵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是基础素养。
2.跨学科综合素养。现代学生发展需求不再只是单一学科知识,而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需要具有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因此,教师也需具有跨学科意识和能力,才能与学生共同发展。
3.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身高为范”,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教师的感染,积极的教师能够感染学生提高其健康生活的能力素养。
4.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无止境,要想能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条流动的河。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引导,更多是人生正能量的传输。
三、   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本身的思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不是官方文件,而是由林崇德教授带领下的一个国家课题的研究成果。整个研究历时三年多时间,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涉及5所高校的96名研究人员。进行了理论研究、自下而上调查访谈、形成初步框架、意见征询与效度验证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本身带给我两点思考:
第一,研究过程中的第二步的研究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基于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采用专家焦点小组访谈、个别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调查了代表十类社会群体的608名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大中小学校长、学科专家、企业家等,归纳梳理社会民众对学生在21世纪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期望和要求。这一研究方法为我进行学校教育科研方式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思路。在进行需要梳理的教育教学成果时,可以参照此研究方法,从自下而上采用骨干教师焦点小组访谈、个别化访谈等进行调研,能大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并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
第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测评。现在学习发展核心素养18条已发布,作为教育部门当然想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如何得知自己学校的学习具备或欠缺哪些素养,也是各教育部门马上要面临的问题,但如何将这些核心素养进行可量化的测评,暂时还未见有效的结果。褚宏启教授在《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文章中提到,2000年以来OECD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实施了旨在考核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PISA)。欧盟国家的思路是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进而开发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和量规,通过态度调查问卷、表现性评价等形式对核心素养开展评价。我们将如何评价呢?
四、结合自身学科和工作岗位,我的行动计划
1.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素养的梳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心理健康学科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宗旨是一致的,聚焦到18条中的具体素养,心理学科应更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素养中的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和社会参与素养中的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在此目标基础上,我们将规划建构完整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并通过心理社团、心理活动、心理辅导、心理刊物、家长讲堂等方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
学科素养的培养都是所有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我们将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等主题,开展读书沙龙、研讨培训、专家报告、组内研讨等教师发展活动,并将学习研讨成果进行汇编、推广。
核心素养在当代世界各国都被重视和提出,但其实内涵的思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领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无论哪个观点或名词被提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的思考。时代的发展带动着对教育的思考的不断改进,作为现代的教育者之一,也需要“且行且思考”,不断提高!
 
豫ICP备17001450号-1   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旗路73号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594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