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室
教育需要智慧-----我的教育叙事
日期:2011-03-23 责编:
教育需要智慧

-----我的教育叙事

(事件背景:39日中午我在八年级的QQ群里看到学生议论在语文课上发生的一件争执,学生在群里争论的很厉害,甚至涉及到用武力解决问题,下午反馈给吉老师后,吉老师很重视,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及时主动去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愿意和老师们共享。)

以下是吉老师登陆QQ群和学生的交流:

吉老师(157856209) 18:11:35

老师说两句话行吗?我很赞同胡金茗曹丰媛的话,大家在一起,是为了共同提高和进步的,否则咱也不进这个群是吧?今天语文课上大家做对联这个环节很热烈,见仁见智,说明大家的思维都动起来了。包括文鹏能够现场利用网络采集信息发表意见,我觉得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主动态势呀。

吉老师(157856209) 18:16:10

学术上有钻研有质疑甚至有争论,我不认为是件坏事,关键是我们对待这种质疑或者说是争论的态度。我觉得这一点,比做学问更重要。

吉老师(157856209) 18:23:06

今天下午何子豪专门来办公室找我了,他给了我一张他中午又重新编写的下联,竟然有6种!我非常惊异和赞赏这种精神和态度。说明子豪同学中午群里说的那几句只是一时的气话。他通过内省和自悟,找到了正确的消化方法。

吉老师(157856209) 18:28:33

“在学校是同学,毕业出校门是兄弟姐妹,将来甚至可以是共患难的知己”。老师是过来人,这句话不仅是我下午对子豪说的,也是我想对咱群里所有同学们说的肺腑之言!

吉老师(157856209) 18:38:11

大家正处在青春期,有时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一些误会和摩擦,这是很正常的呀。但一定要记住,我们都想做一个高尚的人,那就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校园文化核心-----理解、容忍、尊重、乐群。用这个文化引领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我们就会不怕一切困难,就会一天天进步成长。老师不是在讲大道理,真是这样的。

吉老师(157856209) 18:44:44

老师有感而发罗嗦了,说的不对请大家指正。以后我也会在关心大家学习进步的同时,更多关心了解大家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动向。如果大家有什么困惑和问题拿来想和我交流探讨,我会感到十分荣幸的!如果有些是不好意思群发,就开我小窗哦!

吉老师(157856209) 18:56:34

七班,是个天才济济的班级(当然别的班也是哦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种凝聚力,一种合力,一种亲如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有了它,我们就如虎添翼!

⑧丶陈海正(424097953) 19:40:29

嗯、顶~赞同。一个班的兄弟何必呢

看到上面的发言后我和吉老师小窗的说话(雨打芭蕉是我,归去是吉老师)

雨打芭蕉 19:39:48

谢谢吉老师。我是易峰

归去 19:40:23

易校长好 我正在和学生私聊呢

雨打芭蕉 19:41:16

辛苦了,学生工作很费心

归去 19:41:33

我还一边在和您写OA系统的短信呢 因为有学生加我小窗 暂时搁那里了

雨打芭蕉 19:41:42

哦,好的

归去 19:41:59

这是一件大事 处理好了会坏事变好事

雨打芭蕉 19:42:07

是的,我是经常隐藏挂QQ,但是经常不在电脑前。

归去 19:42:22

易校长真英明

雨打芭蕉 19:42:27

觉得很多时候教育需要智慧

雨打芭蕉 19:42:38

学生真的需要一种平等尊重的交流

归去 19:42:42

我赶紧再和那个学生接话哈?

雨打芭蕉 19:42:48

好的

归去 19:43:10

易校长 您真的辛苦了

归去 19:43:58

我现在和一个叫陈海正的私聊他也有一些问题

归去 19:44:10

我要利用好这次机会

归去 19:44:27

他表示理解和支持我

雨打芭蕉 19:44:41

是的,早上和九年级6班的一个学生谈话

雨打芭蕉 19:45:14

感觉不是老师们谈的无可救药

雨打芭蕉 19:45:23

他需要的是尊重

归去 19:45:27

把这件事做大一些带动一批人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归去 19:45:43

是的 我也深有体会

雨打芭蕉 19:45:45

中午的时候我给这个孩子写了封信,以纸条的形式给了他

归去 19:46:33

我现在也在尽力改进一些教学方法

归去 19:46:45

要走进学生的内心

归去 19:47:38

光靠训斥埋怨 不是办法

归去 19:48:42

易校你忙吧 一会儿我把信给您发过去

雨打芭蕉 19:49:11

哦,刚才电话

雨打芭蕉 19:49:31

好的,我在等澳大利亚的来访,他们去接机了

归去 19:50:22

这些具体的小事您也操心亲自过问甚至处理我们很惭愧

之后吉老师和我在OA系统的相互短信留言沟通:

吉新郑老师:

易校长,下午大课间时我先和何子豪谈了。情况还可以,我和他是采用推心置腹的方式谈的,这个孩子还是懂事,一点就通的。明天我再约徐文鹏谈,达成化解矛盾的目标。我会用渐进的方法跟他聊,在肯定他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同时,也引导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怎样注意一些说话的艺术。我相信他那边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有,我和翁老师会继续做工作。我还开小窗和班上另外几个学生交换意见,赢得他们劝和的支持。易校长,我近来感觉,教好书固然重要,但和学生沟好通似乎更重要。这一段时间我下课后不马上离开教室,而是和孩子们待上一会儿。不讲大道理,就是聊天。有一次还不服老和几个壮硕的男孩子比赛掰手腕,有输有赢。但是我觉得有收获,我能感觉得到,学生们对我亲了,我也很欣慰。我会和翁老师等一起努力,改进自己的观念和方法,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多尽一点自己的职责,把任何事都做得更细致一些,也渴望得到您的指点帮助。

易峰:

谢谢吉老师,很多时候我想如果每个教师都能不只去完成自己课堂的教学任务,真正的知行合一,全员育人,像你这样有智慧用心的去处理和做事情,三十四中早就腾飞了。教师一味的埋怨学生只会使自己很疲惫不幸福也不解决问题,只有真正去育人才会感受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吉新郑老师:

易校长的鼓励使我倍感振奋和温暖。其实自己知道做的还很差,主要是工作有些滞后被动。以后不能老是补窟窿、当消防员,要深入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去示范、感染、引导孩子们怎样去理解和践行“尊重、理解、容忍、乐群”。昨晚和今天又两位同学交流了,事态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和翁老师也商量过了,不大意,密切观察注意班里面学生思想动向,请放心。

310晚上子豪同学在群里的发言:

②丶何子豪(592138904) 2011-03-10 22:39:06

最近想了许多,觉得吉老师那天说的很对。理解、容忍、尊重、乐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班级,我们都身处在一个集体。谁也离不开谁。事后想想,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却有同学说我是网上抄的,惹得全班大笑,那天我真的很生气。我不敢说自己写的很好,但我想同学们知道,我有写出那个的实力。记得那天在我去找吉老师提交我的修正搞的时候,老师对我说了很多,大概就是前面老师所说的那些。可能当时我不太冷静,今天老师特意在课上把我写的6句对子写在黑板上,向大家证明并解决此事,耽误大家时间了。可能当时我很生气,说了一些气话。在此仅代表我个人,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歉意。同时感谢那些支持我,鼓励我,通过各种方式使我将此时处理好的同学,朋友,真心说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感谢校长,吉老师对我们同学的关心,让您们操心了。我也希望,以后徐文鹏同学,在充分证实自己的观点后发言。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的监督,我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班级,本群,出一份力!

――何子豪

11日早我在办公室给孩子们的留言:

③易峰校长(179171914) 07:14:30

我真为7班的学生自豪,为子豪同学自豪!

③易峰校长(179171914) 07:14:55

我们班级就是需要一股正气、大气。

③易峰校长(179171914) 07:15:05

相信七班会越来越好

思考:这件事情也许并未完结,但是给我带来的思考却是深远了,学校秉持着尊重、理解、容忍和乐群的核心价值,尊重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尤其是促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我们说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使人心灵颤动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事情的背后探究起来都是关系的不和睦引发的,这件事情的起因只是一节课学生话语的不和谐,我们的老师能以充分尊重理解的态度去认识,去处理,并且不断的使学生们践行这种核心价值,这就是知行合一,师生之间的交流需要一种平等的身份,而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和要求,需要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不断谈及的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而促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知美知善,良好的规范和纪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和根本,某些程度上要远远超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个方面就是真正的全员育人意识,教师除了授课而能勇于承担这种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去践行教育的本质,把任何一件小事情、坏事情都能做大、做细、并由坏事化好,是一种高度超然的教育智慧,也善于捕捉教育的一种契机,其实学校的很多工作都是一个载体,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具有德行的学生。可惜仍然看到一些教师在这个方面的不足,简单的以成绩衡量学生,片面的由结果推及学生问题,教师的举手投足和言谈话语在学生心目中是很重要的,教师的威信也是需要我们自己的付出来获得,否则任何事情都丢给其他人和部门来解决,教师真的只是简单的教书匠了,可怕的是很多教师还没有仔细的去思考和发现教育的契机,去不断的挽救问题学生,衷心的希望老师们能时刻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平等的和学生交流,有所期待的去关爱学生,不断感受到教育的一种幸福。

豫ICP备17001450号-1   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旗路73号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594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