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
跳出来--全国第八届同课异构活动--李冬梅
日期:2011-05-03 责编:

跳出来

――参加全国第八届“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之过程回顾和思考

李冬梅

磨课

三月底,接到通知要在全国第八届“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上做课,觉得自己很幸运,但激动之余更多的是紧张与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担起这份重任,忐忑不安中开始了自己的磨课过程。

八年级下册《泥人张》,这篇课文,早在06年中语会举行的优质课大赛中自己讲过,整个教学思路至今仍然清晰,所以,在第一次磨课时,从课文的导入到环节设置、延伸拓展等几乎与原来一样,一节课讲完,自己完全没有感觉,老师们在评课中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诸如导入不够新颖吸引不了学生,环节设置有交叉,教法学法单一,仅限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的牵引太多,评价不够及时、评价语单调,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过渡不够自然等。听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从导入入手,我又搜集了一些资料,从当前的娱乐选秀节目开始导入,同时把原来的5个环节融合为了3个,根据之前学生的写作情况将写标语改为写一段话等等,然后在上课,再修改。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在组内老师热情真挚的帮助下,自己也觉得课越上越顺。

最后一次磨课,是在出发的前一天,易校长和王主任的一番点评,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差距,竟然是那么大。什么是自读课?什么是讲读课?这么长时间,自己连最基本的文本都没有理解透。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没搞明白,由此出发的各个点存在的问题不言而喻。本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要充分的体现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实践运用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生是主体,自学、自读、自练。反观自己的教学环节,非要学生说出泥人张是个奇人,奇在手艺上、处事方式上;学生活动不明显,没有明确的评价激励手段;延伸拓展大而空,导入也不够吸引人等等。一时间,脑中一片空白,不知该从哪儿改起。

磨课继续进行,直到30号上课。导入:由泥人张的作品欣赏改为上虞的民间文化,又改为课前上虞的风景欣赏,课上的莲花落欣赏;话奇人:由原来的“奇”在哪里改为自己读到的泥人张;品奇文:由学生的一一回答改为组内交流、小组间比赛通过检测。上课时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少说话,以学生的解读为主,如何使评价有序进行,包括每一个细节,如自己一贯的毛病,爱走着说话,身体爱摇晃,口头语等,一直在脑中萦绕。

上课

对照博士的14问,反思自己的上课过程如下:

1、你微笑了吗?

本节课自己的情绪较为饱满,能尊重学生,较从容。

2、你的语言优美吗?

本以为自己临场的心理素质还是挺好的,没有太过于紧张过,但本节课自我感觉从头到尾自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刚开始时,本来已经想好的导入语却说得很结巴; 对于学生的回答的评价不够多样;没有能及时的抓住学生的回答将问题引向深入。

3、你的教学方法灵活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解决泥人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本环节考虑到是自读课文,学生能说出自己眼中的泥人张即可,所以采用的是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句或情节说说自己所读到的泥人张形象。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基本上把泥人张的形象如他的手艺高超、智慧、不卑不亢、不畏权贵这几点都说出来了。但总觉得“奇”的表现力不够。第二个目标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品析语言的方法来分析文章的语言,为了激励学生,在本环节,我将学生分为三大小组,先组内品析,然后小组派代表接受老师的检测,其他两个小组从品析和朗读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打分,看哪个小组的得分高,试图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和需求,但是由于没有调动充分,觉得最后有些形式化。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通过对学生身边的民间文化现状的随机调查了解,结合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唤起学生的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并用文字书写出来。学生写的还不错,但是觉得有些空。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泥人张形象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元,但学生的分层没有凸显出来。

4、你是课堂的导演吗?

在导入设计上,从上虞的城市风光到实验中学的校园景色及生活图片,到上虞本地的民间曲艺莲花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共鸣,自然引入;拓展环节也能结合学生身边的民间文化说起。学习活动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各个击破。对学生的评价能及时予以肯定。

5、你是课堂的协调者吗?

课前通过与本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学生的沟通,了解到本班学生比较有规矩,但是上课主动举手发言的几乎没有,语文课堂上几乎没用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基于此,在与学生见面时,主动与学生沟通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上课时小组间开展竞赛,学生基本上都能主动发言,但小组活动不够深入热烈。

6、你读懂学生的眼神了吗?

对学生的临时性问题能及时作出反应,但语言不够流畅简练,点拨不够深入;不能够关注个别学生,并主动发现问题。

7、你用作业(口头书面)的形式来检测学习的效度吗?

在第一个环节,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泥人张形象的理解。第二个环节采用小组选派代表口头品析句子,并朗读的方法检测学生对句子品析方法的运用及对句意的理解。第三个环节采用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认识。检测结果直接在课堂上显示,但是检测并没有充分体现考虑学生的分层问题。导学稿上的写作训练只针对第三个环节。

8、你传递的知识是否已应用实践并解决问题?是否就知识本身进行拓展探究?是否创造思想和知识?

学习目标制定较为具体、明确,有检测;本节课是自读课,教学实施以自读展示和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主;课堂情境基本符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第三环节,学生身边的民间文化样式及现状调查,浙江及河南有关的民间文化濒临消失的图片及文字,冯骥才及若斯潘的名言,对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现状及树立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9、学生是你课堂的主角吗?

学生主动学习时间是否20分钟以上,在话奇人环节能说出自己心中的泥人张形象,在品奇文环节组内能进行交流并选派代表发言,在书写环节能写出自己的心声。但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十分强烈,整节课没有创新性的质疑,导学稿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10、学生主动训练、思考的时间超过20分钟吗?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并主动回答,教师能及时的予以口头肯定,或通过分数来评价,但学生没能主动提出问题。

11、课堂互动超过15分钟吗?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本节课都有体现,如话奇人环节的小组活动及评价,第三个环节的互听心声,处处围绕学习目标,但有些流于形式,尤其是小组交流时。

12、你运用小组学习的方法来教学吗?

在品奇文环节,我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三大组分别从三个角度品析文章语言,组内交流,随后派代表接受老师检测,其余两个小组从品析和朗读两个方面给小组打分,看谁得分高。在合作学习中,对不同学生的关注和评价不明显。

13、你的课堂氛围活跃吗?和谐吗?或严肃吗?

课堂中师生是互尊重,认同小组的管理和来自教师和同伴之间的评价,课堂有秩序,学习结束后学生神态轻松,师生互道问候,师生关系较为融洽。

14、你挖掘了知识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和精神吗?

本节课能够依托课堂情景,联系实际生活,构建生活的课堂;帮助学生认识民间文化的现状,树立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尊重、合作、多元,和谐,都有所体现。但是如能够小化、细化、深入一些会更好。

基于以上的分析,发现自己的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一点点的去改进,去完善,争取做得更好。

观课

本次活动中我听课四节,受益匪浅。

先来说说银川十中、拉萨江苏中学和上海华东模范中学的课。这三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基本上都是按照作者简介、字词识记、梳理故事情节、品评人物形象、品析语言内容来的,按部就班,很扎实,很细致。

给我最大触动的是上虞实验中学老师的一节课。第一,视角独特。他能独辟蹊经,把泥人张引到侠客上来,通过引经据典圈定侠客的特点:武艺高强、正义、智慧、力量。随后让学生一点点的在文中找泥人张的侠客行为。这样来分析,学生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第二,专业扎实。一是开篇的课文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一下子就能征服学生;二是对文本的把握特别细、特别准确到位,从人物形象(尤其是对海张五这一人物的分析)的分析、字词的品析比较(如下“细嗓门”与“大粗嗓门”),甚至于标点符号的解析。第三,资源充实。有了侠客这一定位,接下来便是寻求佐证。对于侠客的定义,各家报纸对冯骥才保护民间文化所冠以的侠客的报道等等。很充分,引用也很到位。“英气逼人,才华横溢”。

当然也有不足正如最后绍兴市教学研究院的院长所言看,教师的教大于学生的学,预设非常多,训练得少,学生活动几乎没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甚至是自问自答。教学目标不明确,缺少方向感等等。

相比较于这几节课,自己的课虽然有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多元思维,学生自读、实践运用知识这几点,但由老师的点拨引申不够,所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导致无问题的生成,感觉比较浅。

不过说实话,听完点评,蓦地就产生一种自豪感,发现易校长、王主任太厉害了,带领我们走在了最前沿。虽然我做的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我真的为我有的这点意识而感到有些小骄傲。

感悟

回顾整个活动始末,我忽然想到了一个词语,“跳出来”。

跳出来看文本:如博士所言,教师要有广阔的视野,要有分析思维、批判思维、多元思维、原创思维。对教材的解读除了常规的精、细、透之外,还要能针对自己的目标找到一个而独特的切入点,能很好的抓住学生,而又不偏离目标,新颖、有吸引力。

跳出来看教学: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学科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教学。学会用14条去对照自己的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的修正。要学会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予以内化,在不断实践中改进。自己的常规思维很多时候是需要被打破的。

跳出来看学生: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最主要的。所以要关注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要学会以一个旁观者或调查者的身份发现学生的疑问,及时的点拨启发,调整教学行为;学着去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检测学生的学习效能并及时反馈。

跳出来看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听课,肯定会对自己的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汲取做得好的地方为我所用,不太好的地方用以反观自身。同学科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校之间。

写在最后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这一难得的学习进步的机会!

感谢易校长的悉心指导与点拨!

感谢王主任的无私的帮助与鼓励!

感谢教研组老师们一次又一次的听课与建议!

感谢年级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与关心!

正是因为你们,才有了我今日的所得所悟,只是觉得自己太过于愚笨,进步太慢。不过,请大家相信,我一直都在努力,真的。

走下讲台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其实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豫ICP备17001450号-1   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旗路73号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594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