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子
24位名人的教子故事及启示
日期:2018-05-04 责编:34中管理员

模仿是最好的教育模式。

学习来自名人的教育方法和智慧,你也可以给孩子最快速最有效的教育。

下面是24位名人的教子故事及教育启示,请认真阅读,相信一定能给你教育的启发!

请把该文分享给天下更多的家长!

1、李苦禅:给孩子做好人生榜样

李苦禅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燕是他的儿子。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

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一九三七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言行,儿了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化为行动。“文革”结束后,有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他对儿子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不人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二十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二三件书有李可柒的上款。李燕遵未嘱,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查柒。

李可柒见心爱之物璧还,喜不自胜。李苦禅听说后,也非常高兴。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是做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谈到此事。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干艺术是苦事”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不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爬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2、李嘉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李嘉诚是香港巨富,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希望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学习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而不能依靠父母来生活。

李嘉诚在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只有八、九岁时,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一方面让孩子们列席旁听,另一方面让他们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参加董事会,两个孩子不但学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段生活为他们今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李嘉诚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于是,这两个孩子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3、斯特娜:宽容孩子的错误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她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指了一下墙上的钟。

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她每到星期二就要去看戏或看电影。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这真遗憾。”面对孩子的过错,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这寥寥几个字的一句话,并未采取其他任何处罚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4、陈道明:给孩子立“家法”

陈道明的教女之严是非常出名的,但同时,他的教育之道也很独特。陈道明说:“我从不改造她,绝不强加。我给她定的指标特简单,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生活要快乐,第三是尽量学习好。”

由于工作繁忙,虽然小格格是陈道明与杜宪的掌上明珠,但陈道明在女儿年幼时却绝对不是称职的爸爸,同样,杜宪那时也不是位称职的妈妈。格格长到十岁,他们带她的日子加起来不会超过三年,小格格是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

尽管格格不常在爸爸、妈妈身边,但爸爸妈妈对她的教育却丝毫没有放松过。相比较而言,当了先奇影视公司董事长的杜宪,照顾格格的时间多些,她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会合理地安排她的学习和娱乐,格格也很懂事,一向听妈妈的话,但对爸爸,她有时却挺有“反抗”精神。

格格十岁那年春节前的一个星期天,陈道明、杜宪约了一些朋友出去吃饭。那天下午,陈道明和女儿一直谈笑风生,玩得很开心,陈道明原先是不打算带格格去吃饭,但朋友们都说这大过年的,也该带孩子出去玩玩,别整天让孩子闷在家里。再者,看到有合适的衣服,也可给孩子买两件,过年嘛。陈道明接受了这个建议。

临走前,他拿起一本书,问格格:“这个字怎么念?”格格玩得正高兴,调皮地躲开了,不回答爸爸的提问。“格格,过来!”陈道明说。“就不。”格格笑嘻嘻地回答。“靠墙站着去。”陈道明不知为啥,突然火了起来。见爸爸火了,格格不敢再调皮了,乖乖地靠墙而立,眼里已经是泪汪汪的了。

为了惩罚,陈道明决定不带格格出去吃饭,让她待在家里和阿姨一起吃饭。

在去饭店的路上,杜宪低声对陈道明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孩子不是跟你玩嘛!干啥当真了?”陈道明说:“我说话,她不听,这不能迁就。”陈道明长年在外拍戏,每一年能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他对女儿的疼爱是很具体的,譬如有时间往家里打电话,总要听听格格的声音,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抱他的小宝贝,但同时,他对她从不溺爱,对她的学习,甚至平时的言谈举止都格外注意引导,让孩子在各方面都形成良好的习惯。

然而,这一次对格格的“家法处理”,似乎是“执法有误”。在车上,朋友们一致对陈道明此举提出批评,陈道明回过头来一想,也觉着自己似乎是严过头了,让格格受委屈了。于是,车子掉头,又去接格格。

格格见到爸爸来接她了,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下就红了,扑进爸爸的怀里。瞬间,这父女俩好不亲热。“爸爸,对不起,我错了。”格格说。陈道明心头一软:“不怪你,格格!”面对乖巧懂事的女儿,这位银幕上的硬汉子也愧疚地红了眼圈。

因为这件事,让陈道明明白了,“严父慈母”的教育方法是可以的,母亲牵挂得多一些,照顾得多一点;父亲原则性更强一些,在大的方面进行一些指导。同时,父爱可以严格,但不能“太严厉”,否则很可能会“过犹不及”。使一天天长大的女儿感觉不到父爱,反而还有可能记仇了。不只是影响亲情,更会使孩子对家长有逆反心理。所以从此后陈道明一改严父姿态,和女儿交起了朋友。

5、曾国藩:爱之以其道

曾国藩(1811—1872)是清末湘军首领。他权管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谥称“文正”。他的儿子可算得上是“正牌高干子弟”了。然而,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教子有方,“爱之以其道”。别的不说,只他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教儿节俭创业,就可令人们深思一番。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五日,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与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京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纪鸿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受封侯爵,纪鸿正赴长沙考试,国藩特别写信告诫:“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属。……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

他对女儿也同样严格。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致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6、梁启超:精心教子满门俊秀

梁启超,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编为《饮冰室文集》。而作为父亲的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全方位精心教子,引导9个子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使他们人人学有所长,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有三位是中科院院士,也有社会活动家、爱国军官和新四军老战士,真可谓是梁氏一家“满门俊秀”!

在20世纪2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梁启超始终注意把握孩子们的前途,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活精神”,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着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孩子们小时,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和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讲解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也向他们倾诉生活中的苦乐悲欢,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他告诫儿女:“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他严以律己:“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启超在教子中,特别强调趣味教育。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他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1927年8月,他的次女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该选学具体的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意见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无法引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她十分苦恼,并向大哥思成叙说了此事。梁启超知道后,心中大悔,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不仅注重用自身的言教和身教教育孩子,还注重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1924年以后,梁启超的四子思达、三女思懿、四女思宁渐渐长大,而他们的哥哥姐姐思顺思成思永思庄思忠则已先后出国留学,只有他们生活在父亲身边,住在天津意租界的居所。

为了充实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从1927年下半年起,梁启超就聘请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在家中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堂就设在饮冰室的书斋里,课程包括国学方面: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有的还要背诵。每周或半个月写一篇短文,作文用小楷毛笔抄正交卷。史学方面:从古代至清末,由老师重点讲解学习。书法方面:每天临摹隶书碑帖拓片,写大楷二三张。每周有半天休假。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兄妹几人国学、史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启超教导孩子们“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实是“天道酬勤”,埋头耕耘的人总是会有收获的,梁启超付出极大心血精心教子,换来的是9个子女个个成才的硕果。其中,长子梁思成成了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次子梁思永成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连最小的儿子梁思礼,也成了火箭专家、当代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对生长在“满门俊秀”家庭的子女而言,其父亲梁启超,的确是“父爱如山”啊!

7、鲁迅:了解孩子和理解孩子

鲁迅因擅写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人就认为他一脸正气,为人严肃,缺少人情味。其实,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在家庭中,便是一位宽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因为有鲁迅充满父爱的艺术教育方法,海婴最终成才。

鲁迅晚年得子,自然喜爱万分,鲁迅对海婴倾注了全部的父爱。每天深夜12时至凌晨2时,他一定要轻轻上楼,察看海婴的睡眠情况,帮忙盖好被子;孩子睡足就逗孩子玩,孩子倦了就抱起孩子,哼着催眠曲,把孩子送进梦乡;孩子病了,鲁迅更是彻夜守护。正如鲁迅妻子许广平所说的:“他是尽了很大的力量,努力分担那可能范围里的为父之责的。”

海婴渐渐长大了,鲁迅就有选择地带他去看电影。凡是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如《泰山之子》、《米老鼠》及世界风光类的影片,鲁迅常常带他去观看。一次,吃晚饭时,海婴听说饮誉世界的“海京伯”马戏团到上海演出,高兴得手舞足蹈。但鲁迅考虑到马戏团大多为猛兽表演,且在深夜临睡前,怕海婴受到惊吓,终于没有带他去看。海婴为此嚎啕大哭了一场。鲁迅第二天便耐心地对他说明了原因,答应别找机会,白天陪他去看。鲁迅在1933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去海京伯兽苑。” 这件事给海婴印象很深,以后每提及此事,海婴就动情地说:“父亲对我如此真心的爱,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如何才能当一个好父亲。”

鲁迅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竭力反对两种因袭的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粗暴压服的方法,对儿童非打即骂,使得儿童从小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思想愚钝,目光呆滞,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任其跋扈,放任不管,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给什么,待到将来走到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经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有一天,鲁迅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桌上摆了一盘鱼丸子,海婴面前也放了一小碟,他先夹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不新鲜,就嚷菜坏了。大家从大盘中拣来尝了尝,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是孩子瞎嚷,就不去理他。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把海婴碟子里的拣来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8、陈景润:让孩子个性自由舒展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儿子名叫陈由伟。“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陈景润也望子成龙。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 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 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 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 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 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 对。”

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 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 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 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现在他儿子小学快毕业了,学习成绩好,品行也优良,正准备考中学。陈 景润与由昆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 不开。  

这是经验之谈,值得广大父母借鉴。

9、郑板桥:靠人不如靠己

郑板桥之诗、画、书法,堪称清代一绝。其诗雄浑、其画飘逸、其书法险峻,其为人不甘随波逐流,其临终教子更令人感慨万分。

郑板桥才气过人,因傲视权贵,宦海沉浮并不得意,身为小吏终其一生。然而,曾历任县令,虽两袖清风,家境亦并非贫寒。或许担心其子没有经历贫寒,或许郑氏教子有脱俗之标准。临终之时,郑板桥对其少子难以放心。

病床前,亲人悲痛难忍。弥留时,郑板桥终于再显精神。其子问父,有何教诲?父对子曰:“欲尝亲蒸之馍。”老父之命难违,其子下厨逡巡。书房读书习字之人,手忙脚乱于厨房,欲蒸馍犹如临阵。几番操作,几番难成。父亲奄奄一息,积聚精力等待,终于没有等到儿子功成。

郑氏之子,嚎啕大恸。痛悔平日未能学有一技,深感平凡小事学之不易,遗恨没能满足父亲于临终。亲手为父亲更衣,枕下留有纸条,上有字迹:“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心灵之震撼,终生铭记。老父临终难以瞑目,莫过于希望自强自立。

靠人不如靠己,此乃郑板桥教子之良方。临终震撼,此乃父亲爱子之深意。或许,郑氏深知其子自立能力欠缺;或许,郑氏历经坎坷深感自立于世之关键;或许,懊悔此前没有给予有效指引;或许,这是父亲无奈之希冀。

靠人不如靠己,此乃教育子女之真谛。郑氏子女得其真传,处世为人不辱先人,研修学问独有见地。劝君教子莫溺爱,劝君教子重自立。君不见,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古往今来奇男女,自强自立傲天地。

10、陈毅:人品比什么都重要

陈毅的博大胸襟、高贵品质、伟岸人格备受世人敬仰。而他对子女几近“求全责备”的言传身教,也为人们所推崇。

首先,在思想政治上,他对子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要求子女学习政治理论,树立远大理想,着眼世界,高瞻远瞩,言简意赅,高屋建瓴。

其次,他教诲子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时规划,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学以致用,接好革命班。他说:“生命世代续,知识无尽头,科学重实践,理论启新猷”;“接班望汝等,及早作划筹,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其三,在生活上,他教育子女艰苦朴素,不当纨绔子弟,而且身体力行,以身垂范。“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他要求子女“老大新,老二旧,老三补,老四破”;“勿学纨绔儿,变成白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他身为国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却异常简朴,除开会接待外宾外,夏天一身旧布衣,冬天一身咖啡灯芯绒罩衣;袖口上早打了补丁。他要求子女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加强修养,足踏实地,放眼长远。他语重心长地说:“火性烈,死于火者极少;水性柔,死于水者比比皆是。”他警告子女:“不要空言不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其不放纵、不溺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11、戴高乐夫妇:让孩子真正幸福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不仅是法兰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父亲。

戴高乐夫人将要分娩,不幸遇到了车祸,当场昏死过去,经医生的抢救才转危为安。不久,女儿小安娜便诞生了,遗憾的是,由于夫人在治疗过程中服用大量的药物,致使小安娜生下来就是一个迟钝弱智的孩子。而对这样的现实,戴高乐夫人没有一点厌烦的表示,她对丈夫说,宁可放弃自己所有的地位和金钱,也要让安娜享受一个正常孩子的欢乐。戴高乐十分同意妻子的解释,他激动地说:“不是安娜自己要求到人间的,我们两个人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幸福。”

为了使安娜生活在一个更祥和、无人打扰的环境里,戴高乐夫妇购买了一处环境优美的住宅,使安娜既可以避开众人的目光,又可以安静地与父母在一起。戴高乐身材魁梧,智力超群,身居高职,外表看上去十分威严,似乎令人难以接近,但对这个女儿却十分慈祥。他对安娜的每一个要求尽量满足,从不拒绝。随着小安娜的逐渐长大,每天饭后,戴高乐总领着女儿的手围着花园散步,还不时地为她讲故事、唱歌儿和表演哑剧。

小安娜虽然不能说话,但在高兴的时候,也会像别的小孩子一样,欢快地笑出声来,而爸爸是惟一能使她发笑的人。当安娜玩得疲倦时,她便伏在爸爸的怀里睡着了。戴高乐陪伴女儿的时候,从来没有急躁和厌烦过,即使在二战流亡期间,也把安娜带在自己身边。他总是以神圣的父爱,抚平小安娜心灵的创伤。戴高乐一生节俭,却为安娜设立了专用的委托金,并以自己撰写回忆录的版权费作了抵押。

安娜在即将欢度20周岁生日的时候,不幸被肝炎夺去了生命。安葬仪式结束后,戴高乐夫妇含着热泪,站在女儿的墓前久久不愿离去,好像还有许多话要和孩子倾诉。天已经黑了,戴高乐才对妻子说:“走吧,现在她已经和别人一样了。”安娜去世后,戴高乐总统在痛苦中决定,将安娜生前住过的房子改建为“安娜•戴高乐基金会”办公处,决定继续帮助和女儿一样弱智的孩子。

12、闻一多:“脚皮”事件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生活的追求。1928年出版代表作《死水》。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怒斥国民党反动统治,号召人民起来战斗。会后遭特务的暗杀,英勇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曾经回忆起和闻一多教育子女时的“脚皮”事件。

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先生老叫马学良同他一起整理文献。他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闻一多先生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进去。马学良很不解,从水泡上挑下来的脚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珍宝呢?

后来,马学良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满满一袋的时候,就将他们寄给自己的夫人和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这苦既是国难当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所受的非人的煎熬,也是一个真正学者所必须具备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灯红酒绿奈我何”的优良素质。

闻立雕是闻一多先生的次子,小时候很贪玩,放学回家常常不做作业。有一次被父亲发现后,他撒谎说老师没留作业。父亲看出他的心虚,过来就要拿鞋底子打他,他就嚷嚷,然后就是父亲的追赶、孩子的躲闪、母亲的劝说……这种场景在闻家经常发生。立雕很顽皮,不满意爸爸这种“体罚”的方式,所以经常带领弟弟妹妹“讨伐”父亲。

有一次,闻一多先生忙着起草一个声明,家里那些孩子在一边吵吵嚷嚷,父亲可能是心里太急了,就打了小女儿两下。看着妹妹哇哇大哭,小立雕当时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子劲,“腾”地跑进屋子里,冲着父亲大叫:“爸,你是讲民主的,怎么在家不讲民主呢?你怎么动手打人呢?”喊完以后,他自己也吓了一跳,紧张地等着“暴风雨”的爆发。心想这下非要好好挨一顿揍了。过了一会,没想到父亲没有发脾气,沉默了一会,似乎在思考着。后来,父亲很少打他们了。几十年过去后,闻立雕回忆起这件事,觉得父亲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他说:“他服从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于承认错误甚至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父亲虽然对孩子们很严厉,但是他对孩子又爱得比谁都深。小的时候小立雕不光贪玩,而且还贪吃,把胃都吃坏了,得了胃病。有一天他胃病又犯了,不能回家吃饭。父亲不放心,就让保姆拿着自己养身体用的牛奶到学校去看儿子。小立雕贪吃,听说是牛奶,拿起来咕咚咕咚就给喝了,之后才知道那是父亲自己没舍得喝牛奶而留给他的。

牛奶是喝了,可胃病还没有好,父亲很着急,拿着药跑到学校去找儿子……年少执拗的立雕不愿意喝药,和父亲在校园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父亲在这场争吵之后,脾气似乎更好了,而立雕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爱的力量。

13、洛克菲勒:从小对孩子实施理财教育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这是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14、老舍:解放孩子的天性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生”。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

谈到自己第2个女儿小雨,他说:“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识字;她才刚4岁呀!”

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老舍先生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一看见小孩穿上小马褂,一举一动全像大人,便想落泪。

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老舍先生提倡对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

对中学生,他以姓名相称,不再叫小名,表示尊重;会主动伸出手,行握手礼,以视平等。孩子们送小礼物给他,他必定当场回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礼品,就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的皮手套、衣服、皮鞋回赠出去,或者把自己的作品送上,还要签名,两倍地甚至十倍地报答对方的好意。

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彼此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大纲便是在给冰心的大女儿--一位中学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说话,他认为孩子有权如此,并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老舍先生曾领着小学生们中央公园向花鞠躬。他说,花儿、植物都受到尊重,要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它们。他不让小孩子用笼子养鸟,说应该让它们自由地飞。他爱把矿物标送给孩子们,以为这既有趣又有益,是极有价值的礼品。老舍先生更喜欢乡下孩子。虽然,他们穷,甚至脏,可是他们纯朴、忠诚、讲义气,人格高尚,而且知识广博,懂得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他希望孩子们尽贴近大自然。

15、罗斯福:给孩子自由

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父亲学过法律,又经过商,很有钱。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相差26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龄已经很大了。

罗斯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 哥哥,可是很早就离家在外,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 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学习二三小时,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休息(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严格教育对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儿童尤为重要。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特别是要成就大事业。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子社会,更不能为社会献身,为他人造福了。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去成熟。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 。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 一天。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这一天儿 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 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16、毛泽东:让孩子在磨砺中成长

毛泽东共有过

10个子女,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其中大半都夭折或失落了。幸存下来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及李敏、李讷俩姐妹。但是,毛泽东对他们的教育都是非常严格,对最小的女儿李讷也是如此。

1947年,李讷才7岁,便跟当兵的一样行军,一样风餐露宿,一样的经受飞机轰炸,听惯了子弹的啸叫,闻够了硝烟的辛辣。行军之余,举着小搪瓷杯,和众多战士一样,排队从大铁锅里领一份黑豆。在戎马倥偬的战争生活的间隙,李讷头扎花头巾,腰系绳子,“隆格里格”地唱一曲《打渔杀家》。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正上学、吃住都在学校。一天,李讷从学校回家告诉父亲毛泽东:“我的(粮食)‘定量’老是不够吃。菜少,全是盐水煮的,油水还不够。上课肚子老是咕噜噜叫。在学校我一顿能吃三个馒头。”毛泽东听完女儿的诉说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困难是暂时的,要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

1963年初,李讷在给父亲的信中汇报了自己的思想,谈起课程中学到《庄子-秋水》篇的体会,认为其中的主人公河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鼠目寸光,自高自大,是不可取的。毛泽东看了这封信后,深为女儿的进步感到高兴,他立即回信予以鼓励。

信是这样写的:李讷娃:刚发一信,就接了你的信。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不要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在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这是大学比中学的好处。中学也有两种人,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有娇生惯养的所谓干部子弟,你就吃了这个亏。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1958年初,李讷因患急性盲肠炎打针,针头断在肌肉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手术不顺利,引起伤口感染,发烧。毛泽东为此非常担心,工作一通宵,临睡前,为解除李讷的思想负担,挥笔草书一信。信中写道:“李讷: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意志可以克服病痛。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信末还抄录诗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毛泽东要李讷充分体验意志的力量,通过与疾病作斗争,使自己意志更加坚强。

17、特朗普:学徒式锻炼

美国地产富豪特朗普主持一档励志栏目《飞黄腾达》,其中真实的商业竞争场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他的教子方式也是身体力行。

儿子年幼时,特朗普正忙于建立他的商业帝国,他连与孩子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做功课、周末带他们上公园等等。特朗普给孩子们灌输最多的就是“金钱价值”的观念——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赚取。

小特朗普13岁时第一次打工,是在父母位于亚特兰大的赌船上当服务生,除了基本收入,还可额外赚取小费。上大学的时候,小特朗普也仅仅是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不够花也要自己打工赚取。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小特朗普对做生意有了浓厚的兴趣。目前,他是父亲身边的得力助手。他要求自己不能在全集团的人面前丢父亲的脸。每天,他至少会与父亲进行一次业务上的交流。他对父亲的评价是:一个公正的老板,对人对事要求尽善尽美,一台工作机器。

18、董浩云:明珠式雕琢

有评论说:“董建华是其父董浩云刻意雕琢的一颗明珠。”一代船王董浩云造就了一个以香港为基地、拥有1200万吨巨轮的远洋海运王国——东方海外。长子董建华两岁生日时,董浩云在他的照片背面题写下一行字——“欢迎伟大新时代的晨光”。

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董浩云却要他到通用汽车公司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职员。董浩云并不怀疑儿子是有理想的人,但担心刻苦精神不够,所以要他去找苦吃,接受生活的挑战,从最底层做起。于是,董建华在美国勤勤恳恳干了四年。

在美国工作期间,为生活与工作方便,董建华请求父亲出面为他办一张“绿卡”。董浩云听了非常生气,坚决不同意为儿子申办绿卡。他对董建华说:“不管是什么籍,我们到底还是中国人。个人没有作为,不管什么籍,都没有人看得起。”

19、林伯渠:送子“三用”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1885-1960)在延安时,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他的儿子相特两岁便送到延安农村托人照看。相特活泼可爱,模仿能力 极强,经常背着双手学爸爸走路。有的同志逗孩子玩,叫他“小主席”。

林伯渠知道了,严肃地指出,开这种玩笑不好,无形中会给幼小的心灵刻上超人一 等的痕迹,并教导儿子说:“以后别人叫你‘小主席’你不能接受。人家问你 长大做什么,你说到基层锻炼去,当一个普通的人。”

相特到了上学年龄,林伯渠给他一个小小的土布包,装上几支铅笔和几个 本子,语重心长地嘱咐他:“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长大了,就应该懂事 了。今天让叔叔送你去,以后你就自己走。”略一沉思后他接着说:“还要给 你起个名字,就叫用三吧,用三就是三用: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脚踏 实地。”

20、大前研一:放任式成长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有两个儿子,在儿子十来岁的时候,父子之间就经常展开对话。儿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的时候,父亲也会加入其中;全家外出旅游之际,儿子也会邀请小伙伴一起出行。

大前研一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长子虽然曾经在日本大学工学系化学专业就读,但是他因为想从事有关it领域的工作而中途退学,最后从事计算机图表的设计工作。20多岁的时候,大前研一的长子就已经成长为全能型人才,从技术到销售无所不通。而且,他很早就明白了工作的真谛,父亲有了什么事情也会与他商量,并且还曾经把大量的工作托付给他。

次子熬到初中毕业,进入了美国的全日制寄宿高中,进而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就读,学习电脑科学。但他还是没有念完就退学了,后来在一家公司担任电脑方面的项目经理。自从发现次子在电脑方面有所专长之后,大前研一便让他担任自己的苹果电脑管理员,负责制作合同文本,并向他支付打工的报酬。有了这项收入后,零花钱就不用再给了;而长子则担任windows电脑的管理员。

大前研一并不为了所谓的成功而牺牲儿子们的爱好和选择,而是让他们平平静静地享受生命的成熟,而不是去压榨生命,让生命变质。

21、陈鹤琴: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陈鹤琴的儿子一鸣一岁半以前,陈鹤琴就天天用药水棉花替他清洗口腔。一岁半以后,就用小牙刷轻轻替他刷,等到他三岁 多了,就开始叫他自己学习刷牙。

开始,一鸣不喜欢刷牙,父亲就用种种方法来暗示他。例如在盥洗室贴一张彩色图画,图上画了三四个儿 童在一间美丽的洗脸室里,各人拿一杯水一把牙刷,欢欢喜喜地在那里刷牙,旁边有个母亲笑嘻嘻地看着他们 。还有一次邻居小朋友来玩,陈鹤琴知道她肯自己刷牙,就指着她对一鸣说:“她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你的牙齿,也会像她这样整齐好看呢!”平时大人认真刷牙,为他做出示范。一鸣自己刷完牙,陈鹤 琴总不失时机地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好看得多了。”一鸣听了非常高兴,渐渐地也就喜欢刷 牙了。

一鸣洗脸刷牙固定在盥洗室,同时有自己的毛巾和用具,陈鹤琴教他用自己的小毛巾洗脸,洗完后挂在规 定的地方。洗脸时也常常用“扫地扫壁角,洗面洗眼角”之类生动的俗语和故事诱导一鸣,教会他洗干净眼角 、鼻子和耳朵。

一鸣吃饭和吃点心很有规律,定时定量。除了一日三餐外,每天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是吃点心 的时间,吃的东西不太多,仅仅能够充饥罢了。家里人把食物放在橱子里,既不乱藏也不乱摊。这样做,是为 了让孩子知道食物应放在规定的地方,是大家吃的,不该吃的时候不能自己乱拿乱吃。一鸣也曾经自己打开食 橱拿东西吃,被父亲制止教训了之后再没有发生第二次。所以一鸣吃饭时胃口很好,身体也很健壮。

邻居家的青儿则不然,他家里很有钱,什么鸡蛋糕、杏仁酥、茶糕、饼干应有尽有。他的父母宠爱他,他 什么时候要吃、想吃多少都随他意。这样,他吃起饭来总是不香,肠胃不好,人也非常瘦弱。

陈鹤琴说,一些做父母的以为小孩子多吃东西容易长大,容易强壮,所以不论什么东西,不论什么时候, 有则给他吃,吃则尽他量。闲食吃得很多,吃饭就受到影响,甚至弄得食积生病,害了孩子。

此外,一鸣小的时候,吃饭有自己的桌椅盘匙。吃饭时围好围兜,独自一人先吃,等他吃完后,大人再一同吃。陈鹤琴认为这样较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等孩子年龄稍大一些,基本形成进食习惯,自制能 力稍强一点,就可以同家中成人同桌而食,享受团聚之乐了。

一鸣吃完午饭后,就到寝室里去休息了,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从生理上讲来 ,都应睡一刻午觉的。自晨至午,做事半天,身体必定觉得疲倦。午饭后,稍睡片刻,必使精神焕发,神情气 爽了。况且吃饭以后,胃须静养,使之消化,否则,饭后运动,有损于胃的健康。小孩子身体尚未发育完全, 饭后尤须睡觉,至于睡眠时间的短长,应视小孩子的年龄、个性及季节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大的小孩子睡觉的 时间当然比小的小孩子来得短,夏天的时候一般都应午睡,冬天则未必。小孩子个性也应当照顾到。有的要睡 得长一点,有的要睡得短一点。对不要睡午觉的小孩子,最好让他安静休息一会,如看看图画,跟他讲讲故事 ,以休养他的精神。

每天晚间的睡眠,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休息。每晚一鸣睡觉之前,家里总有一些轻松愉快的娱乐和游戏,或 是讲故事看图画听音乐,使孩子心境平和快乐。

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也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的重要内容。至于睡觉,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最好独自睡,至 少是独睡一床。他说,同小孩子同床睡固然可以就近照料,但其中害处也很多。除了使小孩子不能安睡外,还 易养成他的依赖性,影响其独立精神的培养。陈鹤琴说,做父母的如果担心小孩子受寒,可以设法把他的被服 夹住,使他不能蹬开。

一鸣小时独睡一床,略大些又独睡一室,睡觉时穿宽松的衣服。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发现他有抱物睡和 点灯睡的习惯,就设法帮他改掉这些习惯,使他能心境安宁地入睡。

陈鹤琴说,卫生习惯与身体的健全是有密切关系的。强健的身体是小孩子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全,不 仅小孩子终身受其累,做父母的也要因此多受许多操劳、痛苦。

陈鹤琴当年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主要的习惯详尽地写出来,是希望能够引起做父母的注意,帮助小孩子从 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相信今天年轻的父母们,决不会把这视作无足轻重的小事。

22、宋嘉树:教孩子“敢为天下先”

宋嘉树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留下了写不完的故事,因为他养育了宋庆龄这样优秀的女儿而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他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受到当今父母的称道。

宋氏夫妇共养育了六个子女。他们的三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以宋嘉树为首的宋氏家旅,对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政治和中美关系,有着极其复杂和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上,宋嘉树坚持了三个最基本的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样,“身为女人,不应妨碍自己成为祖国有成就、有作为的公民”;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于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施行影响和教育。

宋氏三姐妹的童年、少年时期,正是中国人民奋起反封建、反帝制的时期,也是封建主义笼罩中国大地的时期。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霭龄和美龄天资聪颖,大胆泼辣,在她们只有5岁时,宋嘉树就送她们到寄宿学校中西女塾读书。当时由于霭龄年龄太小,学校里没有适合她年龄的班级,校长理查森小姐还单独教了她两年课。庆龄与姐姐和妹妹一样聪明,却不像姐妹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送她到中两女塾读书。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把她孤身一人选上美国求学,使霭龄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1908年,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庆龄和三女儿美龄一同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当时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直到1912年美龄15岁时,才准为正式生入学。宋嘉树不仅使自己的三个女儿丝毫没有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樊篱的束缚,而且使这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方面的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在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宋嘉树和大女儿的男女声二重唱。静听着父亲那纯美洪亮的嗓音随着琴声哼出的美国南方民歌,霭龄、庆龄和弟妹们从心底升腾起对父母的崇拜、景仰和热爱。

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那一个。不过宋嘉树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小庆龄于天性之外受到补益。在假期里,三姐妹和小兄弟们聚会在一起,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他们在院子里玩耍,爬过院墙到别人的田地里嘻戏;他们到田野里奔跑,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有一次,姐妹兄弟几个玩“拉黄包车”的游戏,霭龄装做黄包车夫,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

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宋嘉树知道了,他慈爱地对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笑着对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长大以后,庆龄真的成长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精神,面对邪恶势力又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23、牛群:把竞争机制引进家庭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

36岁得子,取名牛童。儿子4岁时,牛群就教他下棋。开始儿子老输,输了就哭,牛群高兴极了,说:“知道哭,说明儿子在乎输赢,孺子可教也!”每次下完棋,牛群等儿子哭完了,就耐心告诉他输在哪儿,然后爷儿俩再战。下的次数和输的次数多了,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强了,就不再输一盘哭一次了,明明心里很难受,却能强忍着不流眼泪。

牛群说:“现在各家都是独生子女,不娇也娇,不惯也惯。”他出了个招儿,把妹妹的儿子跟自己的孩子搁在一块儿养,牛群说:“两个孩子搁在一块儿,既能淡化他们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又能把竞争机制引进家庭。”

妹妹的儿子比牛童大一岁,牛童叫他小哥哥。小哥哥语文成绩好,作文常在全校广播,因为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牛童不爱看书,更怕写文章,小哥哥就笑话他。牛童爱面子,不得不经常抢着书本看,时间一长,也看上瘾了,牛童数学成绩好,尤其电脑学得好,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就夺得三等奖。

为了让两个孩子竞争,在计算机大赛前,牛群买了一些黄白扣子,黄扣子当“金牌”,白扣子当“银牌”。他又弄来两面小旗子,一面旗上画只牛,另一面旗画只鼠。因为两个孩子一个属鼠,一个属牛。牛群规定,谁赢了就升谁的旗,“鼠”哥哥得了“金牌”,升“鼠旗”,“牛”弟弟得了“金牌”升“牛旗”。比赛前几天,不用大人催,小哥儿俩一个赛着一个地起早。有一天凌晨3点,两个孩子就起床摸黑练计算机。这一年,小哥儿俩双双夺得全国一等奖,一人抱回一台电脑。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牛群作了十几条规定,奖惩分明。比如说,儿子如不小心把电视机碰了,他可能和颜悦色地说儿子一句:“下回注意啊。”可是如果儿子说了谎,他就毫不客气,必定声色俱厉,甚至要动点“武”。好在孩子诚实的时候居多,皮肉没受什么苦。

牛群说,孩子只是德、智两好,身体不好也不行。暑假期间,他推出一个“铁孩子三项”计划,规定每个孩子每天必须做到:跑步1000米,跳绳500下,游泳两个小时。小哥哥倒是高兴练“铁孩子三项”。牛童长得胖乎乎的,平时又不爱活动,一天跳绳500下,这可难为了他。开始一下也跳不过去,但不练是不可以的。开学以后,牛童竟一口气跳了1012下,一举打破了他们学校的纪录!

24、傅抱石:不抛弃,不放弃

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不仅在艺术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教育子女上也堪称楷模。他的儿子傅小石从小聪颖过人,上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是高材生,然而校门未出,却横遭厄运:1957年被打成“右派”,蒙冤20多年,其间又遇车祸,造成跛足,1979年平反昭雪,却又乐极生悲,中风倒地,致使右半身偏瘫。面对厄运,傅抱石倾注全部的父爱,使傅小石能够面对命运的打击,不气馁,不屈服,坚持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终于成为艺术上的一个巨人。

傅抱石年轻时东渡扶桑,专攻美术,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是国画界与刘海粟、吴作人等齐名的现代国画大师。

傅小石是傅抱石的大儿子,自幼颖慧过人,3岁时,南昌举行儿童健康、智力比赛,他面对陌生大人的提问,对答如流,从容自若,居然荣获第二名。傅抱石分外喜欢小石,自小辅导他,教他握笔作画。有一次,傅抱石夫妇外出,有客来访。父母归来后,小石据情相告,父亲问他来客是谁,小石这才想起忘记请教客人的姓名,乃灵机一动,将一只空烟盒翻转过来,在上面画出来客的尊容。父亲看到画中人的面部特征,一下子便认出来了。

小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勤奋学画,曾在全国专业杂志《版画》上多次发表版画作品。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被选为班长。着名版画家江丰欣喜地对傅抱石说:“你的儿子是个天才。”小石的外公说得更甚:“这孩子是块材料,要是将来没出息,你们到我坟头去接我三鞭子。”人生的道路从来是坎坷不平的。

1957年的一场政治风暴,将傅小石打人了“另册”。知子莫如父。父亲怎么也不相信儿子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他借着赴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的机会,约来了在北京双桥农场劳动改造的小石,见小石骨瘦如柴,表情拘谨,傅抱石的心头不禁泛起一股酸楚。他对小石说:“以后,你可以常来,我已经同有关方面打过招呼,一则可以看我画画,二则可以跟我当当助手。记住,不管什么时候,画画是不能丢掉的。”

父亲的关怀,增强了小石继续作画的信心。他白天勤勤恳恳地劳动,晚上则通宵达旦地作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小石倾注7年的心血,完成了一部美术理论专着《图案设计新探》。着名画家黄永玉看了这部专着后说:“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用五国文字出版。”在父亲的教导下,傅小石还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郭沫若。胡风的作品。

小石还与画家司徒乔的女儿司徒圆合作,共同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浪花集》。对傅小石的作品和为人,艺术大师刘海粟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历史、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残疾的丰碑。”

是的,当傅小石右半身偏瘫时,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锻炼用左手写字绘画。当傅小石的“左笔画”在首都和香港展出时,人们很难相信这一幅幅纵横不羁、峻丽飘逸的画作,竟出自一个残疾人之手。

模仿是最好的教育模式。

学习来自名人的教育方法和智慧,你也可以给孩子最快速最有效的教育。

豫ICP备17001450号-1   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旗路73号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594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