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角
中心组学习资料集(1)---王海方
日期:2015-05-11 责编:
中心组学习资料集(1)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
鉴而丰富
2015. 5. 5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amp;#8226; 原典
$amp;#8226;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ǐ),或相什
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jù)小
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
能治国家?”
$amp;#8226;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amp;#8226;
$amp;#8226; ■释义
$amp;#8226; 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
观存在。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
和而不同
$amp;#8226; hé ér bù tóng
$amp;#8226; [释义] 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
和。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
苟同。
$amp;#8226; [语出]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mp;#8226; [正音] 和;不能读作“hè”;而;不能读作
“ěr”。
$amp;#8226; [辨形] 和;不能写作“合”或“河”。
原文
$amp;#8226; 齐侯至自田(1),晏子侍于遄台(2),子犹驰而造焉(3)。公曰:“唯据
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
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4),以烹
鱼肉,?执以薪(5),宰夫和(6)之,齐之以味(7),济其不及(8),以泄
其过(9)。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
其否以成其可(10);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
平而不干(11),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嘏无言,时靡有争(12)。’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13),以平其心,
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14)、二体(15)、三类(16)、四物(17)、五声
(18)、六律(19)、七音(20)、八风(21)、九歌(22),以相成也;清浊、小
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23)。’
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3]
译 文
$amp;#8226;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记载: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
侍,梁丘据来诣见,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呀!”晏子回答说:
“梁丘据与您只是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景公说:“和谐和相同不
一样吗?”晏子说:“不一样。和谐就象调治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
烹调鱼肉,用柴火烧煮,厨师调配,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味道过
了就减少。君子吃了它,心情平和。国君与臣子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
可行而其中有不可行的,臣子指出其中的不可行,正是促成国君认为可行的;
国君认为不可行的,而臣子指出其中可行的,去掉不可行的,所以政治清平
而不相抵触,百姓没有争夺之心,所以诗经上说:‘有着美味调和好羹汤,
五味齐备又平和,精诚感动神来享,一致肃静无争论。’先王之所以调备五
味,调和五声的原因,是用来平静内心,成功地治理他们的国家。声音和味
道一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相
互组成的。是由清浊、大小、短长、缓急、哀乐、软硬、快慢、高低、出入、
疏密互相调节的。君子听了,内心平静。内心平静德义就和谐。所以《诗经》
上说:‘德音没有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行的,他也说
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他也说不可行。如果用水去调剂水,谁去吃它?
如果琴瑟老弹一个音,谁去听它?”景公说:“好!”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梅,
以烹鱼肉,
羹:调和五味(醋、酱、盐、梅、菜)做成
的带汁的肉。不加五味的叫大羹。醯
(XT):醋。
醢(hai):用肉、鱼等做成的酱。梅:梅子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amp;#8226; 一气:空气,指声音要用气来发动。
$amp;#8226; 二体:指文体和武体,用形体舞蹈来配合演唱。
$amp;#8226; 三类:指《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
$amp;#8226; 四物:四方之物,指乐器用四方之物做成。
$amp;#8226; 五声:即五音。
$amp;#8226; 六律:指用来确定声音高低清浊的六个阳声,即黄钟、太
簇、姑洗(xian)、蕤(rui)宾、夷则、无射(yi)。
$amp;#8226; 七音:指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种音阶。
$amp;#8226; 八风:八方之风。
$amp;#8226; 九歌:可以歌唱的九功之德,即水、火、木、金、土、谷、
正德、利用、厚生。
谁是“和而不同”最早的倡导者
和实践者?
$amp;#8226; 世人只读《论语》,不读《晏子春秋》,从而只知
《论语》中有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知《晏子春秋中》有“忠臣与君和而不同,谗佞与君同
而不和”的论述;也不知孔子(前551-479)诞生前5年,
即公元前556年,晏婴就接替其父,以其“和而不同”的
事君哲学为指针,先后事齐灵公、齐庄公和齐景公为卿相
共56年,事齐景公时间最长,共51年。由此可以断定,
“和而不同”的知识产权应属晏婴。根据作者推算,如果
晏婴公元前556年,事齐灵公时为20 岁(这是个约数),
那么晏婴就比孔子大约25岁。根据幼者学长者的逻辑,孔
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对晏婴“和而不
同”的抽象和概括,不过孔子把一个政治命题,改变成了
一个纯伦理学的范畴了。
赏析
$amp;#8226; 一、晏婴在《晏子春秋》中,对“和而不同”的内涵,作了详尽的论述,
形成了一个“和而不同”的理论体系,按照这个理论体系,建立了一个齐景
公与晏婴和而不同的朝代!孔子对他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未作原文以外的任何解释,对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何谓“和”?何谓
“同”?何谓和而不同?何谓同而不和?孔子是在何种情况下,针对何人何
事,发此议论,都没有界定和说明,致使后代的《论语》注家,各执所云,
莫衷一是。唯朱熹在《在四书集注》中的注释最具代表性,但他也只对“和”
与“同”给出了他的定义,他说:“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意思是说,君子,是言语、行为、性情不别扭的人;小人,是有结党营私图
谋的人。显然,朱熹是把孔子的这句话,当成个人修身养性纯伦理学来理解
了。他同样抽掉了“和”与“同”的政治内涵,从而远离了晏婴“和而不同”
政治改革理论的意义,摒弃了它政治改革理论的锋芒。
$amp;#8226; 二、最近几年,有人常在报刊和讲演中,常引“和而不同”,为自己立
论的根据,但对何为君子?何为小人?何为“’同而不和”?都略而不论,
只对“和而不同”,做一些字义上的解释,这就背离了晏婴“和而不同”,
乃是建立君臣和而不同政治关系的问题,即君臣“和”则国兴,君臣“同”
则国衰的真谛。
赏析
$amp;#8226;晏婴所讨论的和与同很典型地代表了咱们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
$amp;#8226;和与同,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它们的表现也有一致性,但在实质上,
它们完全不同。同,是绝对的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因此,
它代表了单调、沉闷、死寂,它也没有内在对活力和动力,不是一个
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也不符合宇宙万事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
律性。
$amp;#8226;和,却是相对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
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统一态、平衡态。因此,
它既不是相互抵消、溶解,也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而是融合不同因
素的积极方面结成和谐统一的新整体。它保留了各个因素的特点,又
不让它们彼此抵消,因而是一个具有内在活力、生命力、再生力的整
体。
$amp;#8226;和的观念既是宇宙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之一,同时也是先人
对事物的独特理解。换句话说,和的内涵,既包括了自然规律,也包
括了人的理智对秩序的追求,即人为的秩序。
赏析
$amp;#8226; 三、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行
为方式。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
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利
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
虚与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
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理事务、人№关
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
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
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amp;#8226; 四、还应注意到,“和”的最终旨归,是人的内心的
心性平和,也就是说,“它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人自身的
生存状态。因此,它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是人本的,
而不是物质的。[3]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
瑟之一专,谁能听之?
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如果
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
豫ICP备17001450号-1   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旗路73号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5943024